3月1日,《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》(以下簡稱《指南》)正式實施。這一標準的發布,引起了汽車廠商與消費者的共同關注。但是,《指南》目前仍是一個推薦性標準,對于汽車生產企業的約束力不足。
日前,在京舉辦的“沃爾沃汽車車內空氣質量研討會”上,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董祝禮建議,應將《指南》這一推薦性標準上升為國家強制性標準,以減少車內空氣污染,保障司機和乘員的安全。而要保證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標準,車企在成本和利潤上就得做出讓步?! 皬牧悴考慕嵌葋碇v,對于有技術生產無污染零部件(皮革、織物)的企業,嚴控車內空氣質量是一個商機。這不僅帶動了整車生產企業,也帶動了相當一部分零部件企業?!蔽譅栁制囇邪l部副總裁沈峰日前在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這樣評價。
據有關專家介紹,車內空氣污染主要來自兩個方面:一是汽車生產中所使用的原材料、化學制劑以及車內裝飾物所釋放的有毒氣體;二是車外不潔空氣進入車內后,未經過有效過濾。
因此,要提升車內空氣質量,原材料的申報和使用以及零部件的質量即成了問題的突破口。小到皮革和織物,大到空氣循環凈化系統,這些細節都能以數據的形式來刷新以往人們的認知。
《指南》的頒布實施,在某種程度上也刺中了那些還沒有制定相關技術指標的車企軟肋。對此,沈峰認為,要把車內空氣質量搞好,就不能只關心錢?!皩τ诳諝赓|量,中國政府都明確表示不會通過犧牲老百姓的健康來獲得GDP的增長?!鄙蚍逭f,“作為汽車廠商也應該有同樣的立場,就是不能通過犧牲消費者的健康來追求最大利潤?!?/p>
對于零部件細分市場來說,《指南》的頒布實施背后可能醞釀著巨大的商機。當汽車整車廠開始重視車內空氣質量時,將直接給相當一部分的零部件商帶來發展機會。
從這一點來看,《指南》及更多涉及汽車質量、安全和環保標準的實施,或許將加速這一機會的到來。